西小贝 发表于 2024-12-31 23:32:09

《命子迁》

吾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昔禹之功,刻于鼎,而铭于简,流传千古。仲尼厄而作《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酌损益之宜,振古之至音。其于史学,重若泰山。及至汉兴,海内初定,政通人和,君臣相得,圣德大明,乃兴礼乐,起太学,而大汉之气象,固自迥殊于前代。然自获麟以来,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家盛世,若不阐扬,吾之罪也,吾之憾也。

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汝为人臣,当尽忠职守;为人子,当绍述祖德。今汉帝圣明,君恩浩荡,为臣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臣之忠,于国事;子之孝,于家国。汝当承先人之志,以史传世,使吾司马之家族,不堕于先祖。

今吾受制于病,不能成业,实为憾事。汝若能为太史,当访四海之遗闻,考九州之势态,涉猎古往今来之事,成一家之言。观汉家之大一统,文景之治,汉武帝之开疆拓土,巫蛊之乱,巫蛊之祸及于后宫,英年早逝于偏僻之处,乃有昭帝幼主,年幼即位,托孤于四大臣,此皆后世者当记之矣。

汝游历天下之时,观山川之秀丽,民风之淳朴,人情之厚薄,国势之强弱,皆可成一家之言。望汝继承祖业,此祖业非唯官职,更在史学之探究,典籍之传承,而使吾司马之名,不朽于天地之间。

吾今授汝之笔砚,望汝传吾之志,述吾之愿,勿使吾之遗愿,空留于墓前。吾于九泉之下,亦当含笑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命子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