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亲会难以长久的原因及长久发展之策 摘要:宗亲会作为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社会组织,在文化传承、家族联系等方面曾发挥一定作用。然而,当前诸多宗亲会却面临着难以长久发展的困境。本文深入剖析了其内部、外部以及观念方面的多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宗亲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引言 宗亲会是宗亲之间沟通情感、传承文化、开展公益等活动的组织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宗亲会出现了发展艰难甚至走向衰落的现象。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探索长久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内部因素对宗亲会长久发展的制约 (一)组织管理问题 1. 缺乏规范管理 在许多宗亲会中,管理制度的缺失极为常见。没有明确的活动策划流程、会员入会和退会机制、决策机制等。例如,在举办家族祭祀活动时,由于缺乏规范流程,可能会出现祭祀用品准备不足、祭祀时间随意更改等情况。没有清晰的定位也使得宗亲会的功能模糊,不知道自己是该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家族文化传承还是家族成员互助等事务。这种运作不规范就像一艘没有方向舵的船,只能随波逐流,效率极其低下。 从决策机制来看,一些宗亲会大小事务都由少数人决定,没有建立起民主决策程序。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因为少数人的视野和能力毕竟有限。比如在选择家族祠堂翻新的设计方案时,如果没有广泛征求家族成员意见,可能选定一个既不美观又不实用的方案,还浪费了大量资金。 2. 领导层矛盾 宗亲会领导层中争权夺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宗亲会中,正副会长、理事等职位成为权力争夺的目标。他们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分配权、组织的控制权,互相诋毁、互不相让。这种内耗严重破坏了组织的团结。例如,有的宗亲会为了争夺组织对家族企业的扶持资金,领导成员分成了不同的阵营,在家族企业面前互相拆台,导致企业最终放弃对宗亲会的支持,家族企业也遭受了声誉上的损失。 领导层矛盾还会影响组织的正常运作。当领导层陷入纷争时,日常的会务管理、家族事务协调等工作往往被搁置。像本来定期组织的家族成员联谊活动,因为领导层不和而无法举办,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逐渐变得松散。 3. 人才匮乏 宗亲会缺乏现代管理人才。在当今社会,有效的组织管理需要具备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宗亲会往往难以吸引到这类人才。因为宗亲会的工作多被认为是业余性的,待遇不高,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也不高。 缺乏运营人才也是宗亲会面临的困境之一。比如在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家族文化方面,由于缺乏熟悉网络运营的人才,很多宗亲会的活动信息和家族文化内涵无法及时、广泛地传播出去。一些宗亲会虽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网站内容长时间不更新,页面设计也很陈旧,无法吸引访问者的关注。 (二)资金问题 1. 资金来源有限 宗亲会的经费主要依赖于会员的捐赠和缴纳的会费。然而,会员的捐赠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不均衡、成员生活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大多数会员只能象征性地捐赠少量金额。会费的标准也难以提高,因为过高会费会导致会员流失。 除了捐赠和会费,宗亲会很少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例如,不能像企业那样通过盈利性的经营活动获取资金,也难以从政府获得足够的公共财政支持。在一些情况下,宗亲会希望开展一些文化项目,如家族历史编纂、家族文化遗产保护等,但缺乏资金只能将这些项目搁置。 2. 财务管理不透明 财务不透明是宗亲会的一大弊病。很多宗亲会没有完善的财务账目,资金收支记录不清晰。家族成员对财务收支情况缺乏了解,容易产生怀疑。例如,有的宗亲会在修建家族祖坟时,没有公布详细的预算和支出明细,家族成员发现修建成本过高后,对宗亲会的财务管理产生极大的不满。 账目不清还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个别宗亲会工作人员可能会利用财务管理漏洞,违规报销费用或者中饱私囊。这不仅损害了宗亲会成员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宗亲会在家族中的信誉。 (三)成员参与度低 1. 缺乏吸引力 宗亲会组织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内容单调。例如,活动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家族祭祀、家族聚会等方面,这些活动对于年轻一代来说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参与具有现代性、创新性的活动,如文化交流比赛、创业讲座等。 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和娱乐方式的冲击下,宗亲会活动的吸引力更加被削弱。与传统的网络娱乐、时尚文化等相比,宗亲会活动往往被认为是枯燥、无趣的。例如,一些家族传统的戏曲表演活动,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但很少有年轻成员愿意主动参与。 2. 凝聚力不足 宗亲会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血缘关系,而忽视了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培养。家族成员之间可能除了血缘联系外,没有更多共同的追求。比如,有的家族成员职业差异很大,有的从事商业,有的从事文化艺术,有的从事科学研究,但宗亲会没有将这些不同职业背景的成员团结在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下。 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机制也是凝聚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家族成员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从事不同的工作,如果宗亲会不能定期组织有效的交流互动活动,成员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疏远。 三、外部因素对宗亲会长久发展的制约 (一)政策限制 1. 合法注册困难 在我国的社会组织注册管理体系中,宗亲会的合法注册面临着诸多困难。由于其性质较为特殊,既不属于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也不同于基金会等现行的社会组织形式。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宗亲会是否应该被认可存在疑虑,担心其可能会引发家族势力过度扩张、封建迷信传播等问题。 注册程序复杂也是宗亲会合法注册面临的一个问题。申请注册需要满足众多的条件,如人员构成、资金要求、活动章程等。许多宗亲会由于难以满足这些条件,无法获得合法的注册身份,只能以非法或半非法的形式存在。这不仅限制了宗亲会的正常发展,还容易使其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和限制。 2. 政策支持匮乏 与一些新兴的社会组织相比,宗亲会很少能享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在文化传承、社区发展等项目的扶持方面,往往倾向于具有明确组织架构、规范管理流程的正规社会组织。宗亲会由于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很难参与到这些政策扶持项目中。例如,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民俗文化复兴项目,但宗亲会由于其不规范等原因往往被排除在外。 (二)社会环境变化 1. 人口流动性增强 现代社会,人们的职业选择更加多样化,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家族成员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家族成员分散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这种人口的流动使得家族成员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 对于宗亲会来说,成员分散增加了组织和联系的难度。传统的宗亲会多以家族聚居地为依托开展活动,随着家族成员的流动,宗亲会难以聚集成员开展活动。例如,一个以村庄为依托的宗亲会,随着村庄里年轻人的外出打工,很难再像以前那样组织全体家族成员参加大型活动。 2. 宗族观念淡化 在现代社会,平等、自由、法治等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社会身份更多地被职业、地域等因素所定义,宗族观念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逐渐淡化。现代社会强调个体价值和社会群体的多样性,家族观念不再是人们唯一的社会关系纽带。 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也对宗族观念产生了冲击。传统的大家庭被分解成一个个小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再像过去那样紧密。在小型家庭模式下,人们更关注自己小家庭的利益和生活,对家族事务的关注度降低。 四、观念因素对宗亲会长久发展的制约 (一)功利化倾向 1. 利益获取目的 部分成员加入宗亲会抱着功利化的目的,将宗亲会视为获取利益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不择手段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有的成员希望通过宗亲会关系获得商业上的特权,如优先获得家族企业的项目承包权、在家族商业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利润份额等。这种功利化目的破坏了宗亲会内部的和谐关系。 功利化倾向还会导致宗亲会内部的竞争变得不健康。成员之间不是以家族贡献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利益获取多少来评价彼此,这与宗亲会的宗旨背道而驰。 2. 损害家族形象 成员的功利化行为损害了宗亲会在家族内部和社会上的形象。外界可能会因为部分成员的不良行为而对整个宗亲会产生误解,认为宗亲会是一个充满纷争、功利性极强的组织。这会影响宗亲会在家族中的凝聚力和社会认可度。 (二)狭隘的宗族观念 1. 排斥其他姓氏群体 过分强调本族利益的狭隘宗族观念使得宗亲会有时会排斥其他姓氏群体。在一些家族活动或者家族事务安排中,只考虑本族成员的利益,忽视或者歧视其他姓氏群体的参与。例如,在家族文化节的组织中,只允许本族成员参与表演和筹备工作,不欢迎其他姓氏的人加入。 这种狭隘观念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各种群体之间需要相互包容、相互合作。宗亲会的这种狭隘观念会与现代社会价值观产生冲突,也会使宗亲会在社会舆论中处于不利地位。 2. 阻碍文化融合 狭隘的宗族观念阻碍了家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现代社会是一个文化交融的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可以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但宗亲会如果一味强调本族文化,拒绝与外界文化交流,会导致家族文化变得封闭、保守。 从家族成员的角度来看,封闭的宗族文化也不利于成员个人的成长和视野的拓展。家族成员被局限在本族文化的小圈子里,难以接触到多元的文化思想,限制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五、宗亲会长久发展之策 (一)完善管理制度 1. 建立规范管理流程 宗亲会应制定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包括会员管理、活动组织、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详细规定。在会员管理方面,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会员档案,规范会员入会、退会程序。例如,规定会员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家族活动且遵守家族章程才能保持会员资格。 对于活动组织,要制定从活动策划、筹备到实施的全流程规范。比如在策划家族旅游活动时,要先进行需求调研,再确定目的地、活动内容和预算,然后进行宣传推广和报名登记等一系列流程。 在财务管理方面,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的审批流程,做到账目清晰、公开透明。定期向会员公布财务报表,接受会员的监督。 2. 解决领导层矛盾 建立科学的领导选拔机制。通过民主选举、能力考核等方式选拔宗亲会的领导成员。例如,可以设置选举委员会,由家族成员代表组成,对候选人的品德、能力和家族贡献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加强领导层的团结培训。组织领导层成员参加团队建设培训、沟通技巧培训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建立领导层定期沟通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层会议,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二)增强财务活力 1. 拓展资金来源 除了传统的会员捐赠和会费收入外,宗亲会可以探索多种资金筹集方式。例如,与企业合作开展家族文化项目。宗亲会可以利用家族文化资源,如家族历史故事、家族传统技艺等,与企业合作开发文化产品或文化旅游项目。像将家族古宅开发成特色民宿,同时融入家族文化体验项目,通过项目运营获取收入。 申请政府相关项目的扶持资金。积极关注政府的文化、社会公益等项目申报信息,按照要求准备项目申报材料,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例如,参与当地的文化传承与保护项目申报,将家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政府的项目需求结合起来。 2.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或者委托专业的财务管理机构负责宗亲会的财务工作。这些专业人员能够运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和软件,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宗亲会的财务状况进行内部审计,检查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并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三)提高成员参与度 1. 提升活动吸引力 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现代文化元素和家族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例如,举办家族文化创意大赛,鼓励家族成员以家族文化为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包括家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家族历史故事的文学创作等。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活动。比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重现家族迁徙历史、举办家族线上文化交流晚会等。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扩大活动的参与面。 2. 增强成员凝聚力 培育共同的家族价值观。通过家族会议、家族文化培训等方式,向家族成员灌输共同的价值观,如团结互助、家族荣誉感等。鼓励家族成员在家族之外仍然秉持这些价值观行事,互相支持帮助。 建立常态化的交流互动机制。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家族微信群、家族公众号等交流平台,方便家族成员日常交流。定期组织线下的家族聚会、家族志愿者活动等,加强成员之间的实际联系。 (四)适应政策与社会环境变化 1.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宗亲会自身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达到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要求。例如,规范组织的名称、章程、人员结构等方面,使其符合社会组织的注册标准,积极申请合法注册。 与政府部门积极沟通,了解政府对社会组织扶持的政策方向。根据政府需求调整宗亲会的工作内容和项目,主动申请参与到政府支持的社会文化项目中,如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项目,传承家族文化的同时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贡献。 2. 融合现代社会观念 摒弃功利化的加入目的和行为。在宗亲会内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成员树立正确的家族观和价值观。例如,通过家族内部的表彰大会,表彰那些对家族无私奉献、积极参与家族公益事务的成员,树立正面典型。 拓宽宗族观念,促进文化融合。宗亲会要积极与外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接纳其他姓氏群体的优秀文化成果。在家族文化传承中融入现代社会的平等、包容观念,同时也要将家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传播出去,促进家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共同发展。 宗亲会长久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但只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增强财务活力、提高成员参与度以及适应政策与社会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努力,宗亲会有望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实现长久的发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诺笈云数据提供计算服务 |
贾姓家谱文化研究院
( 晋ICP备20003935号 )
GMT+8, 2025-5-3 13:35 , Processed in 0.114155 second(s), 20 queries , APCu On.